“膏体”,一个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其中的“膏”来源于大家熟悉的牙膏。这里我们说的“膏体”是一种矿井充填材料,它是一种类似于牙膏状态的形体。牙膏洗去了牙渍,保护了我们牙齿的健康。膏体则是变废弃煤矸石为宝,保证了煤矿井下充填开采的安全。
大家所熟知的矸石山,作为历史的产物,已经永远封存在了历史的长河中,矸石填埋也将要被时代的发展所淘汰。煤矸石作为煤炭开采的附属产物,最好的归属就是让其叶落归根,回到它梦开始的地方,继续为人类作出贡献,而膏体就是它完成变废为宝这一华丽蜕变的重要法宝。煤矸石连同粉煤灰、矿渣、矿粉、电渣等工业废弃物“兄弟”,加入处理后的矿井废水,经过外加剂的点石成金,让它们充分混合最终形成膏体,通过管道送回至井下采空区,找到了它们最完美的归宿,支撑起采空区的顶板,最大程度提升了资源开采率,为企业创造了最大效益,同时压煤村庄不需要搬迁,农田不用再复垦。
“矿井条带膏体充填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矸石破碎、配比搅拌、管道泵送、封堵充填四个基本步骤。其中,充填材料的选择和配比直接关系到充填开采技术的可行性。建立充填站以来,我们对矸石破碎系统持续进行优化,通过不断试验,逐步确定了一套合适的矸石级配比。同时,我们还去山东、河北等地的破碎设备厂家进行了实地调研,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了破碎设备。并加强与国内同行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充填设备及配套厂家等紧密联系,拓宽多种合作方式,实现强强联手,共同致力于探索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充填开采新技术与新业务。”该公司矿井充填分公司副经理张志勇说。
自2021年4月份开始,潞安工程公司通过深入调研、认真论证,在生产运行中不断总结经验、相互取长补短,逐渐形成了一整套从工艺设计、建设施工到充填运行的成熟的充填开采生产工艺和膏体配比方案,开发出了高浓度低碳充填材料配方,研发出了新型缓凝充填剂,并总结出泵送“满管流”技术,有效提升绿色充填开采技术水平。
同时,该公司还创建创新工作室,组建科研团队,积极研发全固废低碳充填材料、成品矸石制备技术等新技术、新工艺,涌现出一系列充填科研应用成果。今年以来,潞安工程公司编写的《条带式膏体充填施工工法》获得了中国煤炭建设协会煤炭行业(部级)工程建设工法的认定;《条带式膏体充填井下端口封堵方式研究》荣获了2024年山西省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二等奖;《新型绿色低碳全固废充填材料的研发与应用》顺利通过了集团公司第二批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论证。另外获得设备改造专利1项,上报实用新型专利2项;系统设备小改小革累计30余项,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在4月份第二十二届2024太原煤炭(能源)工业技术与装备展览会上,该公司参展的条带开采充填工艺模型吸引了众人关注;5月13日,受邀参加2024年山西省节能宣传周活动,吸引了众多领导、嘉宾、媒体的关注,标志着潞安工程公司在潞安充填产业发展上正在形成品牌效应和行业标杆。
一方方膏体,利用了一堆堆矸石,置换了一吨吨煤炭,充实了一片片采空区,释放了一块块煤田。目前,潞安工程公司继续巩固三个充填站的生产运营,在矿井充填产业发展上坚持人才“优”、技术“优”、装备“优”定位的同时,持续完善充填方案、优化充填工艺、提高充填效率,高质量推进充填业务。本年度截至目前已完成膏体充填任务23万余方,单次最高充填产量达到1768方,单站单月充填产量突破1.7万方。
(文/图 李开达)
责任编辑:李世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