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潞安化工集团网站 时间:2024-10-08 10:37:15
我叫李为民,出生于1957年,算算今年也已经走过人生的第68个年头了。1979年,我从太原重机学院毕业后加入了潞安化机这个“大家庭”,开始从事压力容器方面的技术研究。我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在这里,扎根在这里。
最让我感到骄傲的就是从2001年开始,我和我的团队一起开启了“晋华炉”的研究之旅,当时想的就是自己的企业一定要牢牢掌握住自己的核心技术。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在“晋华炉3.0”项目启动的时候,当时公司的要求是要在一年内完成设备的设计、制造和安装,时间紧任务也相当重,我和研究团队齐心协力,一切从零开始,学流程、学开工方案、学事故处理方案……最终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完成“晋华炉3.0”的设计,绘制出整套图纸并制定出详细的运输、安装方案。这台设备2016年4月在丰喜集团一次开车成功,至今稳定运行,没出过任何问题。这是让我非常欣慰和骄傲的。
光阴飞逝,时间过得如此飞快。这些年里,我深刻感受到了潞安的巨大变化,在民生福祉方面也让身为老一辈化机人的我感到很是高兴。拿潞安化机来说,在潞安化工集团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我们职工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年里,我们化机重新规整了停车场,变得井然有序,解决了职工停车难的问题。还重新修整了篮球场,铺设了橡胶地面,为职工营造出一个更加轻松愉悦的生活环境,职工的心情美了,工作也就越发有干劲,推动了公司整体的效益。
最让我感触深刻的还是化机的智能化生产设施,这些智能化设备的投入使用极大缓解了一线职工的劳动强度,解放了一线职工的双手,提升了效率与安全。而且,这些智能化生产设备在作业环境中产生的烟尘污染也非常少,对职工的身体健康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让职工更加舒心地开启每天的新工作。一路走来,栉风沐雨,我对化机依旧充满着热爱。这些年来,我深深体会到,我们这一代老同志的成长,始终离不开潞安这片土地对我们的滋养。从事技术研究工作将近五十载,我深刻认识到一个平台对于一个人不断成长的重要性,在潞安化机这个大平台上,我的研究水平在逐步提升,因为这个平台,我有了参与全国首台“晋华炉”研究事业的机会,在这个平台上,我的视野也在不断开阔,人生阅历逐渐丰富起来,我不再拘泥于狭小的天地,在工作上、在生活中能够站在更高维度去看待问题。好比从事技术研究工作,面对大量的数据问题,时常会让人感觉到枯燥,但是如果想到这项技术研究成功,就可以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有了自己的核心产品,为国家绿色低碳事业的发展作出一番贡献,有了这样的视野,人就会对自己的手头的工作有了新的理解,也就产生了足够克服苦难的动力和勇气,这也是我在这个平台上历练多年来最深的实质性感触。看到我们的“晋华炉”为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打心底里高兴,我也对潞安这片土地的感情更深了,也希望能够继续在这片土地上发挥“余温”“余热”,甘愿做青年干部的“引路人”、中年干部的“垫脚石”、甘为助力的“人梯”、甘当陪衬的“绿叶”,积极主动为中青年干部理思路、传经验、教方法、解迷惑。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同时也是潞安建局65周年,在这里,我也想表达一点内心的期待,希望咱们潞安能够继续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创新、不断进步,迎接属于潞安自己的明天,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为人民的幸福生活发挥力量,作出贡献!
(文/图 陈阳)
责任编辑:李世臣
潞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侯堡镇
网站内容维护:集团新闻中心
Copyright : 2013-2021 Chinal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0900917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类信息,均为潞安化工集团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